拍摄星空或星轨是一项需要技巧和准备的摄影活动,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建议,帮助你拍出理想的星空照片:
一、基础准备
设备选择
- 相机:单反或微单相机(需支持手动模式)。
- 镜头:大光圈广角镜头(如24mm f/1.4、14mm f/2.8),光圈越大越好。
- 三脚架:必须稳固,避免长曝光时抖动。
- 其他:快门线(或相机内置间隔拍摄功能)、备用电池、手电筒。
环境选择
- 远离光污染:选择郊区、高原或沙漠等黑暗区域,可使用光污染地图(如Light Pollution Map)寻找地点。
- 天气:晴朗无云、无月的夜晚最佳(农历月初或月末)。
- 时间:夏季银河更清晰,冬季适合拍摄猎户座等星座。
二、参数设置(以星空为例)
基础参数
- 模式:手动模式(M档)。
- 光圈:开到最大(如f/1.4-f/2.8),若边缘画质差可缩小1档。
- ISO:1600-6400(根据相机高感表现调整,避免过高导致噪点)。
- 快门速度:遵循“500法则”计算(如24mm镜头:500/24≈20秒,超广角14mm可延长至30秒)。
注:若用高像素相机或追求更锐利的星星,可改用“400法则”。
手动对焦
- 切换镜头至手动对焦(MF),通过屏幕取景放大一颗亮星,调整对焦环直至星点最小最清晰。
- 若镜头有“无穷远(∞)”标记,通常需回调一点(因温度变化可能导致标尺不准)。
三、进阶技巧
银河拍摄
- 使用手机APP(如Star Walk 2)确定银河位置和升起时间。
- 构图时加入地面景物(如树木、山峰、帐篷)增强画面层次感。
星轨拍摄
- 方法一:单张长曝光30分钟以上(易产生热噪,需低温环境)。
- 方法二:多张叠加(推荐):连续拍摄100-200张,每张曝光30秒,后期用StarStaX或Sequator叠加。
使用赤道仪
- 若需长曝光且不想叠加,可用赤道仪抵消地球自转,但地面景物会模糊,需后期合成。
四、后期处理
基础调整
- 用Lightroom或ACR调整曝光、对比度、降噪,适当提升暗部。
- 调整白平衡(冷色调约4000K更显静谧,暖色调约5000K更自然)。
星空专项处理
- 使用插件(如Nik Collection的“天光镜”)增强银河细节。
- 用Photoshop堆栈降噪或合成星轨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保暖与安全:夜间拍摄注意防寒,携带头灯、驱蚊用品,结伴而行。
- 电池管理:低温耗电快,备用电池放贴身口袋保温。
- 尝试创意:结合光绘、车轨、人物剪影等元素让照片更生动。
掌握这些技巧后,多实践并根据实际环境调整参数,你会逐渐拍出震撼的星空作品!